DFI GHF51是一款适用于工业应用的 AMD 锐龙嵌入式 R1606G SBC,大小与树莓派Model B板相当,在之前《DFI GHF51 AMD锐龙嵌入式SBC评测(一)》的文章中,我检查完了硬件和套件的基本情况。现在我们可以来研究下这块运行预装 Windows 10 企业版 LTSC 操作系统的板子了。
DFI GHF51硬件连接
由于没有其他的 USB 端口,你需要一个 USB-C 集线器才能开始使用,因为你可能需要连接 USB 键盘和鼠标进行开发和测试,以及一根 Micro HDMI 电缆来连接到电视或显示器。

我同时尝试了MINIX NEO C Plus和Dodocool DC30S USB Type-C 集线器,前者根本没有办法正常工作,而后者基本上可以工作。我还将 HDMI 电缆连接到 USB-C 集线器,但它也不能工作,因此该主板仅通过两个 Micro HDMI 端口支持双显示,以及一个可识别的 USB 3.0 硬盘驱动器,但后面我们会看到它真的很慢。
最后,我接上主板自带的12V/5A电源适配器就可以开机了。
系统信息
该主板预装了Windows 10 企业版 LTSC的非激活版本,它代表了长期服务通道,每2到3年才会有新版本,并且在发布后10年内保证安全更新。

该主板配备了AMD 锐龙嵌入式 R1606G 处理器,以及 4GB RAM 和 32GB eMMC 闪存。

查看 HWiNFO64 ,我们可以看处理器代号“Picasso”, 双核/四线程 CPU、Radeon Vega 3 GPU 和单通道 DDR4 内存。
我还为想要查找有关外设的更多详细信息的人提供了设备管理器的屏幕截图。

AMD锐龙嵌入式基准测试
这是第一个 AMD 锐龙嵌入式平台,所以让我们运行常用的基准测试来看看它的性能如何。
PCMark 10

PCMark 10的得分为2,639分,而 15W英特尔酷睿 i3-5005U 2C/4T Broadwell 迷你PC(Beelink L55) 的得分为 2,067 分,基于 Pentium J5005 Silver 的英特尔 NUC 的得分为 2,166 分。
我在基准测试期间监控了 CPU 频率、温度以及热节流状态,虽然最高温度高达 100.3°C,但没有检测到任何问题。每个内核的时钟频率最高约为 2.6 GHz。我用红外温度计测量了散热器温度,在基准测试期间它大约是 54°C。
Passmark PerformanceTest 9.0

它在Passmark PerformanceTest 9.0中得分为1725.8,对比Beelink L55 迷你 PC 1608.6的得分和 Gemini Lake Intel NUC 1771.1 的得分,这个基准测试的分数更接近,但其他两个系统都配备了 SSD,并且具有更高的Disk Mark得分,Disk Mark在 PassMark Rating中的比重相当高。
请注意,我第一次运行PassMark,DirectX 12测试失败。

这个错误只在我第一次尝试时发生,后面就没有再次出现过了。

但是,无论我尝试了多少次,OpenCL 测试的基准测试都失败了。我不确定为什么clinfo显示 OpenCL 2.1是启用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
Microsoft Windows [Version 10.0.17763.1217] (c) 2018 Microsof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C:\Users\jaufranc>clinfo Number of platforms: 1 Platform Profile: FULL_PROFILE Platform Version: OpenCL 2.1 AMD-APP (3004.8) Platform Name: AMD Accelerated Parallel Processing Platform Vendor: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Platform Extensions: cl_khr_icd cl_khr_d3d10_sharing cl_khr_d3d11_sharing cl_khr_dx9_media_sharing cl_amd_event_callback cl_amd_offline_devices Platform Name: AMD Accelerated Parallel Processing Number of devices: 1 Device Type: CL_DEVICE_TYPE_GPU Vendor ID: 1002h Board name: AMD Radeon(TM) Vega 3 Graphics Device Topology: PCI[ B#2, D#0, F#0 ] Max compute units: 3 Max work items dimensions: 3 Max work items[0]: 1024 Max work items[1]: 1024 Max work items[2]: 1024 Max work group size: 256 Preferred vector width char: 4 Preferred vector width short: 2 Preferred vector width int: 1 Preferred vector width long: 1 Preferred vector width float: 1 Preferred vector width double: 1 Native vector width char: 4 Native vector width short: 2 Native vector width int: 1 Native vector width long: 1 Native vector width float: 1 Native vector width double: 1 Max clock frequency: 1201Mhz Address bits: 64 Max memory allocation: 675151872 Image support: Yes Max number of images read arguments: 128 Max number of images write arguments: 64 Max image 2D width: 16384 Max image 2D height: 16384 Max image 3D width: 2048 Max image 3D height: 2048 Max image 3D depth: 2048 Max samplers within kernel: 16 Max size of kernel argument: 1024 Alignment (bits) of base address: 2048 Minimum alignment (bytes) for any datatype: 128 Single precision floating point capability Denorms: No Quiet NaNs: Yes Round to nearest even: Yes Round to zero: Yes Round to +ve and infinity: Yes IEEE754-2008 fused multiply-add: Yes Cache type: Read/Write Cache line size: 64 Cache size: 16384 Global memory size: 1331167232 Constant buffer size: 675151872 Max number of constant args: 8 Local memory type: Scratchpad Local memory size: 32768 Max pipe arguments: 16 Max pipe active reservations: 16 Max pipe packet size: 675151872 Max global variable size: 607636480 Max global variable preferred total size: 1331167232 Max read/write image args: 64 Max on device events: 1024 Queue on device max size: 8388608 Max on device queues: 1 Queue on device preferred size: 262144 SVM capabilities: Coarse grain buffer: Yes Fine grain buffer: Yes Fine grain system: No Atomics: No Preferred platform atomic alignment: 0 Preferred global atomic alignment: 0 Preferred local atomic alignment: 0 |
该命令卡在这里,而且永远不会退出。也许它解释了为什么clinfo显示 OpenCL 2.1是启用的这个问题?
3DMark
AMD 锐龙嵌入式 SoC 配备了 Radeon Vega 3/8 GPU,与英特尔 HD/UHD 显卡相比,性能应该会得到相当不错的提升。请注意,R1606G 仅配备 Vega 3 显卡。

以下是与 Beelink L55 和英特尔 NUC 相比的结果:
- Sky Diver – 3,677 分vs 1,798 分 (L55) 和 2,529 分 (NUC)
- Time Spy – 368 分 (无法进行比较)
- Fire Strike – 951 分vs 430 分(L55)和 701 分(NUC)
AMD 图形性能明显领先。
Unigine Heaven Benchmark 4.0

在最终的图形基准测试Unigine Heaven中,GHF51 SBC 在使用 DirectX 11 和 1920×1080 分辨率的情况下获得了 166 分的分数,平均 6.6 fps。预设显示为自定义,但我只是使用了默认设置。Beelink L55 在相同设置下获得 146 分(5.6 fps)。我没有英特尔 NUC 的数据,但由英特尔奔腾 J4205 Gemini Lake SoC 驱动的 Beelink J45 迷你 PC 仅获得 119 分(4.7 fps)。入门级 AMD Radeon Vega 3 再次获胜,但领先幅度较低。

我没有注意到 HWiNFO64 有任何节流,但散热器在超过了 70°C 时比之前更热。
以太网性能
我使用全双工传输测试了 iperf2 的以太网性能:
1 2 3 4 5 6 |
lient connecting to 192.168.1.11, TCP port 5001 TCP window size: 221 KByte (default) ------------------------------------------------------------ [ 6] local 192.168.1.4 port 42174 connected with 192.168.1.11 port 5001 [ 4] 0.0-60.0 sec 6.43 GBytes 920 Mbits/sec [ 6] 0.0-60.0 sec 5.41 GBytes 774 Mbits/sec |
结果非常好。但在我的D-Link交换机上,Link有时会被设置为快速以太网,所以我不得不断开电缆,然后重新连接以获得千兆以太网。这种情况以前也发生在其他一些开发板上。
存储性能
我的 DFI GHF51 SBC 配备了 32GB eMMC 闪存,因此性能无法与带有 SATA 或 NVMe SSD 的主板相媲美,但如果考虑到容量,它的数据并不算太差。

但是,在使用通过 USB-C 集线器连接的 USB 3.0 硬盘驱动器测试开发板时,你会注意到在复制文件时出现了一个小问题。

是的,在上面的屏幕截图中,传输停滞了,而在此之前系统将以大约 200 到 300 KB/s 的速度复制文件。传输可能会在恢复之前停止一段时间。但即使我为 USB-C 集线器使用外部 USB-C 电源,问题仍然存在。DFI 使用 Intopic USB-C 集线器在他们那边进行了测试,没有出现这个问题。他们会调查这个问题(但是我必须把主板退回一个),一旦问题解决,我会更新帖子。[2020 年 8 月 1 日更新:主板发往中国台湾并返回泰国进行测试。DFI 使用我的USB-C 集线器和他们的硬盘驱动器测试后没有发现问题,于是他们给我发送了他们自己的 USB 集线器,但我还是遇到了同样的传输停滞问题。所以可能只是 DFI 锐龙嵌入式 R1606G SBC 由于某些原因和我的硬盘不兼容。]
在Windows 10企业版LTSB中安装程序
Windows 10 企业版 LTSB 通常用于数字标牌、信息亭、医疗设备等。在这些地方,稳定性至关重要,制造商并不一定希望使用新功能更新操作系统。还有什么是不需要的呢?微软商店。
但是因为我想安装 Asphalt 8,所以我必须得到它,幸运的是有一个方法可以使用。首先转到“For developers”设置,但不好的一点是,系统应配置为Microsoft Store 应用程序以“仅安装来自 Microsoft Store 的应用程序”,并将其更改为Developer mode。

从 Github下载适用于 Windows 10 企业版 LTSC 的 Microsoft Store ,解压并运行Add-Store.cmd。过一会儿,你就可以在 Windows 中安装 Microsoft Store
视频播放和用户体验
DFI GHF51 SBC 绝对不是为台式机设计的,但其他锐龙嵌入式平台可能是,所以我还是测试了一些典型的桌面任务,比如视频播放、办公套件和网页浏览,以感受一下用户体验,以及可能会发现的其他问题或限制。
- 多任务处理——同时启动和使用 Chrome、Firefox、Thunderbird 和 Gimp
- 使用 Firefox 或 Chrome 浏览网页
- 加载多个标签
- 播放 1080p 和 4K YouTube 视频
- 玩 HTML5 游戏(Candy Crush Saga)
- 使用 Asphalt 8 进行游戏
- Kodi 18.7 播放H.265 或 H.264 编解码器的 4K 视频,以及 HDMI 音频直通
相关视频链接,点击此处可观看。
启动时间还不错,但如果使用的是固态硬盘而不是eMMC闪存,应该会更好一些。网页浏览和我在基于四核 Gemini Lake 处理器的迷你 PC 上获得的体验非常相似,但游戏体验会好很多。我仍然觉得 Asphalt 8 有改进的空间,因为它显然还没有到达过 60 fps的时候。
YouTube 在 1080p60 上运行良好,但切换到 4K 需要 VP9,这显然只依赖于 PC 中的软件解码,而 Ryzen 嵌入式双核处理器不够强大,大量丢帧会导致视频断断续续。切换到 Kodi 18.7 会更好,硬件视频解码适用于所有主要编解码器,包括 H.264、H2.65 和 VP9,就好像你看过视频评论一样,你会注意到某些视频无法完美渲染,部分原因是 4K视频输出限制为 30 Hz,因此 59.976 fps 视频可能无法完美流畅地播放。自动帧速率切换和杜比 5.1 HDMI 直通与在其他 x86 平台上一样正常工作。
结论
与入门级 (15W) Intel Broadwell Core-i3 和 (10W) 四核 Gemini Lake 处理器相比,即使是入门级 (12W) AMD 锐龙嵌入式 R1606G 处理器也能提供更高的性能,尤其是在图形性能方面。理论上,处理器能够输出3块屏幕播放高达 4K @ 60 Hz 的视频,但出于某种原因(成本?)DFI 决定为 GHF51 SBC 配备两个仅限于 4K @ 30 Hz 的 Micro HDMI 1.4 端口。
一切都按预期工作,除了与 USB-C 集线器明显不兼容,其中一个完全无法工作,另一个在 USB 3.0 硬盘上存在稳定性和性能问题。考虑到 SoC 的多媒体功能,我原本认为视频播放不会有问题,但是一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它并不总是按预期工作。在某些情况下,软件(例如YouTube)不依赖硬件解码,双核处理器不足以进行4K软件视频解码。Kodi 18.7 虽然支持硬件视频解码,但似乎在某些 H.265 视频上有问题。
Linux 呢?该主板目前不支持它,因为它需要 BIOS 更新,一旦准备就绪,该公司应该会提供更新了。对于 Ubuntu 20.04方面的支持,我也做了评测了。即《带有 Ubuntu 20.04的AMD 锐龙嵌入式 SBC 评测》。
最后,十分感谢 DFI 寄送给我的评测样本。如果你对该板感兴趣,可以通过产品页面联系该公司。或者,如果你只是单纯想购买一个样品来试试,你可以直接在 DFI-ITOX 商店购买,价格是 378 美元。他们还出售GHF51板与AMD Ryzen Embedded R1505G处理器,价格是333美元。

文章翻译者:Jacob,嵌入式系统测试工程师、RAK高级工程师,物联网行业多年工作经验,熟悉嵌入式开发、测试各个环节,对不同产品有自己专业的分析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