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图标 CNX中文站

超薄无风扇迷你PC—MeLE Quieter3Q的评测

本文共计5386字,预计阅读11分钟
MeLE Quieter3Q超薄无风扇迷你PC

MeLE不久前发布了Quieter迷你PC的新更新版本,叫做Quieter3Q。和之前一样,Quieter3Q依旧是一款被动散热迷你 PC。不过,这次与之前相比有所改变,此次的新产品配备了最新的低功耗英特尔赛扬 Jasper Lake CPU 和升级了的PCIe 3.0 x2 M.2 2280 NVMe SSD插槽。MeLE方面也给我寄了一台用来评测,所以我就评测了 Quieter3Q运行Windows和Ubuntu时的性能,并测试了将一块eGPU连接到该产品时的性能情况。

MeLE Quieter3Q硬件概述

MeLE Quieter3Q在外观上与之前一样,是由一个131 x 81 x 18.3 mm(5.16 x 3.19 x 0.72 英寸)的矩形塑料外壳和金属底板组成的。为了模仿散热器的鳍片这个外壳的上半部分刻有精细的凹槽,该外壳由塑料而非金属制成,所以在直连WiFi天线时能够很方便就接收到了WiFi信号。作为一款被动散热的迷你PC,Quieter3Q使用了英特尔的10 纳米Jasper Lake N5105处理器。该处理器是一款四核4线程2.00 GHz的赛扬处理器,拥有睿频2.90 GHz、搭配了英特尔UHD Graphics。

该迷你PC的前面板只有一个发光的电源按钮,后面板则包括了一个USB 3.0端口、一个耳机插孔、一个micro-SD卡插槽、两个 HDMI 端口、一个仅用于供电的Type-C USB端口和一个千兆以太网端口。其左侧面板上有一个Kensington安全插槽,右侧面板则另外带有三个USB 3.0端口。

我此次评测的机型包括一个焊接的128GB eMMC硬盘和一个焊接的8GB LPDDR4 3200 MHz单通道内存,其运行频率配置是 2933 MHz。

MeLE Quieter3Q上windows显示的内存通道
MeLE Quieter3Q上windows显示内存工作的频率
MeLE Quieter3Q上ubuntu显示的内存通道
MeLE Quieter3Q上ubuntu显示内存的工作频率

此外,该迷你PC的电路板上还预留了WiFi 6(或 802.11ax),另外还添加了M.2 2280 NVMe SSD 硬盘的焊盘,如下所示:

MeLE Quieter3Q 超薄无风扇迷你PC的电路板

规格说明:

MeLE Quieter3Q超薄无风扇迷你PC的规格

我安装了“USB 转M.2 NVMe 适配器”(ORICO M2PAC3-G20 M. 2 NVMe SSD Enclosure)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外壳右侧的前两个端口实际上是“USB 3.1”(USB 3.2 Gen 2×1即10 Gbit/s),而不是“USB 3.0 (Gen 1)”(应该是官方标注有误)。

windows上显示外壳右侧的前两个端口为USB 3.1
ubuntu上显示外壳右侧的前两个端口为USB 3.1

只有外壳右侧的第三个端口和后端口是“USB 3.0”(USB 3.2 Gen 1×1 即 5 Gbit/s)。

windows上显示外壳右侧第三个端口和后端口为USB 3.0
ubuntu上显示外壳右侧第三个端口和后端口为USB 3.0

包装盒里的配件

在包装盒中,除了组装好的迷你PC外,你们应该还会得到一个电源适配器、电源线、适合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插头适配器、快速入门指南和用于M.2驱动器的导热垫、可选的VESA安装支架,以及一小包螺钉,如下图所示:

MeLE Quieter3Q超薄无风扇迷你PC包装盒里的配件

评测方法

在评测迷你PC时,我通常会查看它们在Windows和Linux (Ubuntu)下的性能,并将它们与一些最近发布的迷你PC进行比较。我现在使用的是Windows 11 21H2版本和Ubuntu 22.04 LTS进行评测。我使用一系列常用的Windows基准测试、Linux下等效的测试工具,以及Thomas Kaiser的“sbc-bench”进行测试。“sbc-bench”是一组比较不同的CPU性能测试,它主要专注在Ubuntu运行时的服务器性能。我还使用Phoronix Test Suite 0.8.3版本分别在Windows和Ubuntu上使用相同的测试集进行基准测试以进行比较。我也在Ubuntu上使用默认的配置编译Linux  v5.15 内核来模拟真实场景进行性能测试。

在进行基准测试之前,我会先执行所有必要的安装和更新以便之后可以轻松运行各种最新版本的操作系统。我也对每个操作系统设备上的一些基本细节进行了截图。

MeLE Quieter3QWindows性能测试

最初,我在MeLE Quieter3Q安装了Windows 11 Pro 21H2版本,在应用更新后build是22000.708。快速查看硬件信息后,显示的结果每个都符合规格上标明的内容:

windows下显示的CPU信息
windows下显示的硬盘信息
windows下显示的系统信息

它与我查看另一台配备英特尔Jasper Lake N5105处理器的迷你 PC很类似。iGPU在HWiNFO中显示的细节其实比较有限,在GPU-Z中则显示为未知设备。

HWiNFO上显示的iGPU信息
GPU-Z上显示iGPU硬件是未知状态

我简短的检查后发现:其音频、Wi-Fi、蓝牙、以太网、HDMI和microSD卡都是正常工作。

硬盘读写速度

然后我将电源模式设置为“高性能”并运行我的标准基准测试工具集用来查看Windows下的性能,如下所示:

我还测试了Cinebench R23:

Cinebench R23的测试结果

我的一组特定Phoronix测试套件测试,结果如下所示:

Phoronix 测试套件的测试结果

接着,我将这些结果与最近的一些迷你PC进行比较,如下所示:

相近迷你PC测试结果的对比

结果显示eMMC存储较慢,这可能是由于过热降频导致测试结果受到了轻微影响。我会在“散热”部分进行详细的介绍。

Ubuntu 22.04性能

在缩小Windows分区并创建了一个新的50GB分区后,我使用Ubuntu 22.04 ISO作为双引导安装了Ubuntu。安装和更新后,我简单检查了了一下显示、音频、Wi-Fi、蓝牙、以太网、HDMI和micro-SD卡,都是正常工作的:

micro-SD卡正常工作的界面

Ubuntu 22.04下的关键硬件信息如下所示:

SD卡的基本信息

Ubuntu 22.04下的关键硬件信息


接着,我将CPU Scaling Governor设置为“性能”并运行我的Linux基准测试。其中大部分结果都是基于文本的,包括其图形结果:

GeekBench 5的测试结果
Ubuntu下Unigine Heaven Benchmark 4.0的测试结果

后者可以直接使用OpenGL渲染,并在Windows中运行时进行比较:

Windows下Unigine Heaven Benchmark 4.0的测试结果

我还运行了PassMark PerformanceTest Linux:

Ubuntu下 PassMark PerformanceTest 测试结果

也可以直接与在 Windows 上运行时的结果进行比较:

Windows下 PassMark PerformanceTest 的测试结果

对于同一组Phoronix测试套件的结果,如下所示:

Unbuntu下Phoronix 测试套件测试

完整的结果与其他迷你 PC的对比结果如下所示:

同类型迷你PC的测试结果

在浏览器和Kodi中播放视频

在实际测试时,我在Windows的Edge、Chrome和Ubuntu的Firefox、Chrome 中测试播放了一些视频。在Edge上,视频的初始编解码器是“av01”,但是因为它播放视频时候总会有点问题,所以编码模式切换到了“vp09”;在Chrome中总是使用的是“vp09”编码。

在浏览器中播放视频测试结果

我还在Kodi中测试播放各种编码的视频,结果显示可以毫无问题地播放8K @ 30 FPS视频,并使用硬件进行解码。

在Kodi中正常播放8K @ 30 FPS视频的画面

然而,虽然在尝试播放8K @ 60 FPS视频时我使用了硬件解码,但这样会导致跳帧和抖动播放:

Kodi 中无法正常播放8K @ 60 FPS视频的画面

NVMe性能

如介绍中所述,MeLE Quieter3Q还支持M.2 2280 NVMe SSD硬盘,因此我决定使用三星980 PRO PCle 4.0 NVMe M.2 SSD对其进行测试,该SSD通过PCIe 3.0 x2连接,链接速度是8.0 GT/秒。

windows下NVMe硬盘性能的测试结果
Ubuntu下NVMe硬盘性能测试结果

鉴于此通道限制,可以看得出获得的性能结果是符合预期的,如下所示:

windows下使用CrystalDiskMark对NVMe 硬盘性能测试结果

带eGPU的MeLE Quieter3Q

MeLE Quieter3Q NVIDIA egpu

就像我开头所说的,MeLE Quieter3Q也可以使用M.2 2280 NVMe SSD插槽连接eGPU。为了测试,我使用了安装在ADT-Link 的R43SF“M.2 NVMe转PCI-Express x16延长电缆”中的GT 1030,并由SFX电源供电。

egpu windows 11

安装Nvidia驱动程序后,eGPU显示为“通过PCI Express x2 Gen3连接”:

eGPU显示总线为“PCI Express x2 Gen3”

在GPU-Z中如下图所示:

eGPU在GPU-Z工具中显示总线为“PCI Express x2 Gen3”

运行 CUDA-Z 也可以看得到预期的性能:

CUDA-Z的测试结果

然后我运行了一些面向图形的基准测试,如下所示:

PassMark Rating的测试结果
PCMARK 10的测试结果
3DMARK 10的测试结果
Unigine Heaven Benchmark 4.0的测试结果

使用eGPU时性能虽然可能存在潜在提高空间,但应该注意的是,添加eGPU的可能性很多,但一旦使用更强大 GPU, 其功耗CPU就会成为限制,并对整体性能产生影响。

散热

在Ubuntu上运行压力测试我发现CPU温度迅速上升到60°C,然后下降到52°C,然后缓慢上升到峰值温度73°C,算下来最高平均温度是69.5°C,如下所示:

在 Ubuntu上运行压力测试时CPU的温度变化

如果在压力测试期间监控着CPU频率,就可以看出其初始温度峰值是由CPU在“PL1”持续时间内以平均2734 MHz频率运行引起的,之后为了以防止过热它的平均频率会降频到2427:

在Ubuntu上运行压力测试时CPU频率的变化

在压力测试期间,在 14.1°C 的环境室温下,我在设备顶部记录的最高温度约为 55.6°C,并且设备不会太热而无法触摸。

网络以太网和 WiFi

最初,在Ubuntu上测试网络连接吞吐量时我使用的是“iperf”,但结果出人意料,5.0 GHz下载速度异常低,以太网上传速度也低于预期。之后,我使用“iperf3”重新运行了测试,然后在Windows上重复了测试。我将每个测试重复进行了3次,但是在 Ubuntu上,以太网运行与5.0 GHz下载运行还是有明显差异,因此这些测试我重复了 5 次,并去掉了最高和最低值,然后取了所有结果的平均值:

网络连接吞吐量测试结果

可以看出,Windows上的网络性能比Ubuntu上的网络性能更符合预期。不过目前我无法确定这使用发行版所致的问题,还是该发行版使用驱动程序版本带来的问题。

MeLE Quieter3Q功耗

功耗测量如下:

BIOS

打开迷你PC的电源并按下F7键会出现一个引导菜单,其中包括了对BIOS的无限制访问。

总结

Quieter3Q与其之前的产品相比有了明显的改进。虽然物理外观和外部端口配置还是挺相似的,但Quieter3Q的CPU和iGPU都更强大,并且M.2 NVMe插槽现在是PCIe Gen 3而不是Gen 2了,这带来了带宽翻倍,这一点在只有两条通道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

亮点限制
内部PCIe 3.0 x2 M.2 NVMe插槽慢速eMMC内部存储
被动冷却单通道内存
microSD卡Ubuntu上不正常的网络性能

最后,十分我要感谢MeLE给我寄了Quieter3Q 。我评测用到的8GB/128GB型号版本的Quieter3Q在亚马逊上的零售价大约是259美元

分享这篇文章
退出移动版